走进金正日的诞生地 一年四季都有人瞻仰 (本帖最后由cxy于2011年12月21日14:00编辑)
白头山密林是朝鲜领袖金正日同志的诞生地,因此,朝鲜人民把白头山视为圣山。白头山密营司令部木克棱旁边流淌着一条小溪——小白水河。过小溪就可到达金正日诞生的故居。世界友人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前来瞻仰这座意义深远的故居。 白头山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我国称为长白山。古时候,白头山因山脊长,顶峰终年积雪,浮石覆盖,故此得名白头山。据说,在18世纪,以白头山为中心其四周180余座山峰喷出了岩浆。白头山的喷火口由于积水而形成火山湖,这便是天池。喷火口附近有将军峰、光芒峰、双虹峰、团结峰等许多山峰环绕。登临白头山可以目睹浩瀚的原始森林,齐天耸立的山峰,奇形诡状的悬崖,壮观的天池,和无边无际的草原景观。白头山不愧为是一座真正巍峨、峻峭的山。在白头山的密林深处,有金日成同志当年战斗过的足迹,这里也是金正日同志的诞生地,因此朝鲜人民把白头山视为圣山。 在三池渊畔,可以望见100米处有一条直线公路通往白头山天池。这条公路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加强边境警备,从1937年到1939年5月初修筑的甲山--茂山间的军用公路,总长度120公里,叫做甲茂警备公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金日成同志曾率领朝鲜人民革命军主力部队,于1939年5月21日在白天沿着这条公路向祖国挺进,连续行军40公里,极大地振奋了士气,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在这条公路一端的茂山地区还建立了35米高的战斗胜利纪念塔。塔身东面以胜利领导茂山地区战斗的金日成同志为中心,塑造了抗日游击队员们和支援游击队的爱国人民。塔身两面竖立着事迹碑,碑文刻有茂山地区战斗路程、斗争事迹及其历史意义。 在三池渊西侧的狮子峰和小白山之间,便是当年金日成同志领导朝鲜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救国斗争的根据地,被称为白头山密营。在白头山密营区内,至今仍保留着白头山密营旧居,1936年9月用木质建造的抗日武装斗争司令部和警卫员室等房屋。离司令部不远处,在松林之间隐藏着一个两门洞开的简朴木房,这就是白头山密营旧居。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正日同志就诞生于此。
木房后边的那座山峰被命名为正日峰,正日峰海拔1797米,巍然屹立在树林之中,是朝鲜气概的象征。山峰悬崖上刻有“正日峰”三个醒目的红色大字。 刻有“正”字的石板象征白头山将军峰的威容;刻有“日”字的石板象征朝鲜人民纯洁无暇的忠心;刻有“峰”字的石板则象征朝鲜人民衷心祝愿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万寿无疆而敬献的花篮。其深刻的意义不言而喻。
朝鲜2009年版2000 Won纸钞,纸钞的正面绘制的是正日峰和白头山密营也就是金正日的诞生地,背面绘制的是远眺白头山。
白头山密营有金日成同志1936年9月—1943年春天曾住过的司令部密营和后勤密营。密营可分为第一密营、第二密营、第三密营和第四密营,司令部密营则是第一密营。
每逢四月和二月,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瞻仰万景台和正日峰。世界友人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前来瞻仰这座意义深远的故居。 在白头山密营的金正日同志故居前,立有一尊颂诗碑。颂诗是在金正日同志五十寿辰之际,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亲笔写成的。颂诗全文如下: 白头山顶 正日峰 小白水河 碧溪流 光明星诞 五十周 皆赞文武 忠孝备 万民称颂 齐同心 欢呼声高 震天地
登上白头山,便发现了那7座湖。其中有3个湖并连,故此得名三池渊。在三池渊湖畔立有三池渊大纪念碑。大纪念碑以15米高的金日成铜像为中心,在250米宽的区域内,一侧立有50米高的烽火塔和革命史迹碑,另一侧有雕塑《进攻的司号员》。正面以白头山和三池渊为背景,立有祖国篇、敬仰篇、进军篇、宿营篇、祖国的清水等80余人的群雕像,展现出大叙事般的画幅。三池渊大纪念碑周围被松林环绕,气势雄壮。
金正日同志于1942年2月16日在这所简朴的原木房中诞生了。它离司令部原木房不远,这里照原样保存了金正日同志幼年时代玩过的玩具。
每年2月12日,金正日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在金正日的故乡白头山密营会放起礼炮,空中焰火绚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