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 论坛今日发帖:0
  • 论坛昨日发帖:0
  • 当前在线会员:13
  • 查看: 29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24小时] 苦干与炒房的收益差凸显中国经济之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09:0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在浙江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呼吁“重振实体经济”,“温州一家拥有1000多名工人的企业,苦干精算,一年利润100来万,而企业老板的妻子在上海买10套房子,8年后获利3000万。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税负重、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经营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房地产业、金融业利润丰厚。”

    资本是逐利的,明显的收益差别会主导资本流动。一家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企业规模已然不小,企业老板在日常运营中必然会注入大量心血,辛辛苦苦地干一年反而不如其妻子在上海炒房的收益,这样的差距会让每一个经济人选择炒房这种不费心且收益高的投资项目,这也凸显出中国经济之殇——实体经济“空心化”。在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高收益回报的情况下,这两个产业仿佛成了一台“抽水机”,将资金源源不断地从实体经济中抽离出来,也在不断“扭曲”着中国经济。

    实业是一个经济体的基础,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都会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如美国次债危机就是太过注重金融业的发展,高杠杆率把金融业的泡沫越吹越大,最后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而在我国,由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投资回报丰厚,致使众多做实业的企业家逐渐将精力转向这两个产业,而逐渐忽略实体发展,虽然这样做符合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却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出现这种状况不是企业老板的问题,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实体经济为大多数人攫取了第一桶金,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地资金支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财富保值升值进而投资金融业也是大势所趋,但也不会放弃实体经济,现在则是中国企业家已开始将精力更多地转向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比如,在笔者的老家,之前一批靠着铁矿产业迅速暴富的群体,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税负重、生产成本高和利润薄等原因已然将工厂关闭,只雇佣一两个门卫看场子,之后凭借之前的积累实现“钱生钱”,对当地实体经济造成很大打击。

    这种靠炒房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方式对中国经济的损害更大。以炒房为例,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房屋价格迅速上升,这就让那些刚需人群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去买房,他们大量的资金并未形成有效地消费,只是为房地产市场繁荣做了贡献,让扩内需战略打在了棉花上,还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同时,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也让地方政府患上了“土地财政”依赖症,土地市场的收益让地方政府赚得盆满钵满,也失去了继续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也让他们发现了商机,房贷一度成为各银行的主要战场之一,而大量的金融系统资金则被开放商拿走,未能实现“普惠金融”的目的。总之,房地产业扭曲了中国经济,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埋下了隐患。

    实体经济是一个经济体平稳发展的稳定器,也应该得到发展的“特权”,不应该成为其他经济发展的“唐僧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焦作房信网 ( 豫ICP备20014192号-2 )  

    GMT+8, 2025-8-5 01:39 , Processed in 0.44542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焦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