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程序员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的超时工作制度。此举得到大批程序员响应。所谓“996工作制”,是指每天9时上班直到21时下班,每周工作6天;而“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ICU”。日前,有40多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96工作制”,其中包括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
【观点1+1】
@风景城赏风景:“996.ICU”项目的背后,隐藏着众多员工的无奈与辛酸。互联网公司用牺牲员工健康换取经济效益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伤害的不仅是广大员工,公司的长久利益和信誉也会由此受到损害。
@小仵的天空1:“996工作制”的盛行,从侧面反映出互联网公司在发展和运营过程中遇到了低利润的瓶颈。我认为,相关公司必须要寻找发展新路径,因为通过员工加班降低运营成本的做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怀府侠客:虽然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但相关公司也要保护好员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休息。
@东山谢氏:对互联网公司而言,程序员是特殊又重要的群体。特殊群体需要特殊对待,只有为人才创造优良工作环境,才能确保互联网公司稳定、优质、长久发展。希望互联网公司不要过度使用程序员,更不要违反法律法规。
@心雨zyh:互联网公司要与时俱进,站在员工的立场调整相关制度,适应时代要求,维护员工权益。
@清宵听雨夜梦归:广大员工应当团结一致,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倒逼公司完善管理制度。
@河北白帆:对于“996工作制”,广大员工应该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全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决不能任凭该制度随意“发威”。
@贵贵的蒲公英: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约束这些互联网公司,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雨中漫步2A:期盼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员工权益。
@朝楚暮秦_75075:对于众多求职者和在职员工来说,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他们或许没有太多选择权和话语权,只能无奈地接受“996工作制”。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当管理者没有找到更科学高效的考核方式之前,或许只能将工作时间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我相信,随着管理理念的完善,总有一天这些公司会将“996工作制”扔到历史的角落。
@益昌人:超长时间来加班,效率低下惹人烦;制度规范增效益,企业员工俱欢颜。
@常少杰1:每天工作超负荷,身心压力向谁说?维权抵制“996”,莫让青春付蹉跎。
【下期话题】
“书包不回家”
从195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起,国家层面专门以文件形式发布的“减负令”已经超过10道,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一直在推行减负工作,但从全国范围看,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减负模式。在我市,市实验小学从2009年开始就实施“书包不回家”,力求让学生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学生平时回家不背书包。10年过去了,该校不但学生没有荒废学业,反而收获了很多成绩和荣誉,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可资借鉴的为学生减负道路。对于“书包不回家”,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