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 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宜商竞争力指数,对2018年中国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8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河南共有17个地市上榜,其中就有我市。
经济竞争力前三强分别为郑州(第21名)、许昌(第73名)、焦作(第76名)。
综合经济竞争力代表着城市的综合实力。 我市经济竞争力在全国排名76名, 在全省位前三强之内。
我市在可持续竞争力全国排名105名,全省排名第四名。 宜居城市竞争力全国排名162名,全省排名第五名。 营商城市竞争力全国排名143名,全省排名第五名。
不少焦作网友表示, 焦作近几年发展很快、变化很大。
郑焦深度融合 跑出双城发展加速度
省第十次党代会将郑焦融合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确立打造“1+4”郑州大都市区的空间格局,赋予焦作建设郑州大都市区门户城市的新定位;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郑焦深度融合……
去年11月16日,焦作市与郑州市签订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市融合发展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从交通共建、产业共兴,到生态共治、服务共享,焦作和郑州优势互补、同频共振、抱团发展,正步入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融合发展阶段,一场融合发展双城记正在轰轰烈烈地上演。
焦作积极与郑州对接,依托登封“少林功夫”和温县陈家沟“太极功夫”,打造“中华功夫文化之旅”线路。
加强与郑州康养资源对接联动,重点发展“连锁式”“候鸟式”“抱团式”等康养新模式,助力“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
“四城联创”和“一赛一节” 助推“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
今年,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以“一赛一节”为工作主线,纵深推进“四城联创”,倒逼全市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一赛一节”“四城联创”是推进“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是厚植发展后劲、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举措,是锤炼干部队伍作风的重要战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用实打实的行动赢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今年,我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决心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最强力量,组织好“一赛一节”,开展好“四城联创”,努力创造新时代焦作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助推“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
我市将“一赛一节”与“四城联创”尤其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活动联动配合,实现“1+1>2”的效果。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塑造特色城市风貌等,确保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规范性、连续性,促进城市品质再提升、城市内涵再丰富。
工业强市 号角嘹亮,脚步坚实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发展工业、壮大实力,一直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
我市继续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十大工业项目和十大技改项目为重点,狠抓“六型”工业项目,即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高端替代型项目、新材料重大技术攻坚项目、消费升级和重大装备项目、区域协同生产项目及多产业链融合项目。
以“三大改造”为路径,推动产品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为新旧动能转换赋能。调强主导产业,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六个工业产业专项行动,以头雁企业为骨干,构建接替有序、梯次分明、结构完整的产业发展格局。
聚集政策、聚集人才、聚集资源、聚集信息、聚集合力,持续厚植焦作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太焦铁路 打开焦作发展新大门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对于一个地区不仅仅起到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将直接决定了未来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和可能遇到的发展诉求。
太焦铁路的开建,不仅完善了我省“米”字形的高铁网络,更重要的是为豫、晋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架起了一条快速通道,为焦作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太焦铁路在焦作境内将设焦作站和博爱站,预计明年就能全面通车,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届时,郑州至太原的时间将缩短至2个多小时,太原至焦作1小时30分钟左右。
脱贫攻坚 托起美好生活新希望
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层层立下“军令状”,制定时间表,挂出作战图,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一年一结账。立足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市县两级共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680余个,驻村第一书记700余名,帮扶队员2000余名,帮扶责任人5000余人,在479个村成立了村级脱贫责任组,实现了对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对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全覆盖。不断有贫苦户甩掉穷帽子,无数昔日的贫苦户成为致富路上的领跑者,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得到实现。
美丽乡村建设 让农民有更多幸福感
去年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创建为载体,通过建机制、抓整治、强督导、补短板等举措,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以农村垃圾治理为重点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过程中,我市围绕“全域净、一眼净”目标,与污染治理、脱贫攻坚等工作有机结合,对公路两侧、河道两岸和村庄内外进行了彻底治理;以陈旧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为重点,实现整治工作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特别是垃圾围村问题。去年,我市在农村改厕、农村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的一年,我市要继续巩固成绩,提升创建水平,让农村变得更美丽、更宜居。
自去年6月份开始,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域“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活动,要把农村公路打造成高质量的脱贫路、产业路、生态路、旅游路、休闲路、景观路、文化路。2018年,全市共完成了精品创建任务1054公里,新改建及路面“白转黑”182公里,拆除违建16.7万平方米,过村路段墙体美化81万平方米,修建节点游园124个,修建公交港湾及安装站牌290个,道路绿化3.25万亩,有力提升了广大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全市的农村路实现了由通到畅到美的蝶变,已初步形成焦作模式,并居于全省的前列。
焦作未来大有作为 让我们一起努力, 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