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何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大形势下抢抓机遇、率先破题,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破旧立新、赢得主动,尤其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充电增能。
我单位组织人员到扬州、徐州学习,笔者荣幸参加学习。这次学习紧紧围绕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枯竭型城市环境恢复、矿山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发展等学习重点,一路学、一路看,一路讨论、一路交流,真切感受到了扬州、徐州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突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效、沉陷区治理的出彩,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也给我们带来了理念上的提升、思路上的转变。
一、对标扬州、徐州,我们学什么
扬州、徐州是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真实写照。
(一)学习扬州立足实际谋发展的精神
扬州立足自身实际,确立了“三不比四比”思路,即不比高楼、不比规模、不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一心一意着力打造秀美扬州,打造精致城市、品质城市、盆景城市。我们所到之处,道路两边绿树成荫、花红柳绿,而且每个公园都建有一个城市书房,环境优美,市民、学生在那里可以安静地读书学习,透露了城市深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
(二)学习扬州、徐州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全局的理念
城市发展,绝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扬州、徐州把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摆在谋划城市发展的首要位置,在全面分析城市自然资源现状、历史文化传统、公园体系、道路交通、农业发展、民生工程等要素的基础上,全方位统筹城乡发展布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甚至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团队,高标准科学编制地区空间管制规划(扬州市七河八岛地区管制规划、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停车场布局规划、体育设施布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并将“多规合一”,进行城市总体设计,在城市整体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城乡发展建设“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三)学习徐州致力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决心
徐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投资60亿元建设了16平方公里的潘安湖采煤沉陷地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并建设了金龙湖宕口遗址公园、徐州市好人园,彰显了徐州加强枯竭型城市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决心和力度。徐州因地制宜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面的实践,彻底改变了矿山开采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了人居生活质量,同时也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我市资源枯竭转型发展、追求城市卓越品质提供了良好借鉴。
二、立足市情,我们有什么
焦作与扬州、徐州的地理地情、社会情况、经济基础有着很大不同,我们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市情,摸清家底,在学习借鉴扬州、徐州的基础上,必须先了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对标先进,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发展的活力点、动能的潜力点,才能实现发展的大跨越。 (一)焦作的地理优势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北部山区是焦作市北部屏障、可持续发展依托、建设国际山水城市和人文城市的重要凭借。要充分挖掘我市北部山区的潜力和优势,平衡好保护和开发,做精做细,让北部山区充分释放它的价值和魅力。
黄河滩区地肥水美,易于发展农业、林果业、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再加上大部分黄河滩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已成为焦作重要的后备资源。
(二)焦作的地域优势
焦作北与山西接壤,南与郑州相望,东连新乡,西接洛阳,地处我国南北交会点、东西接合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从这里经过,太焦、连霍、京港澳等高速公路在这里交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三)焦作旅游资源丰富
我市有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3个AAAAA级景区,仅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年接待游客就有500余万人,还有影视城、温县陈家沟、朱载堉纪念馆、武陟嘉应观等景区,每年的“一赛一节”和青天河红叶节,吸引大量游客来焦作游玩观光。据有关统计显示,2018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余亿元
(四)焦作有优质的耕地资源
焦作历来是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耕地质量等级较高,所辖温县是全国小麦亩产量最高的县,盛产的“四大怀药”等经济作物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深入思考,我们怎么学
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力改革创新,加快“四个焦作”建设,为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而奋力拼搏。扬州、徐州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经验和方法,结合我市实际,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坚持规划引领
开展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评价。在对我市自然资源现状、发展情况进行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发展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评价,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国土空间管制,确保不出现过度开发、无序开发。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打造“中原养生地、世界太极城”,建设“精致城市、品质焦作”,是我市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应当围绕一个目标、一个定位,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形成焦作市城市发展特色,进而形成城市特色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抓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作重要讲话,明确河南省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并且多次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提出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绝不能有闪失,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要把13亿多人口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必须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下功夫,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产出率和利用效率。
助力乡村振兴。科学编制乡镇规划,进一步统一乡镇规划管理,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城乡规划脱节,重城市轻乡镇,乡镇规划各自为政”的问题,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服务民生工程。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先发展供暖、燃气、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市政设施建设,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街区路网,构建绿地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为全市人民营造宜居空间。
(二)着力打造北部山区城市大花园
北部山区在我市境内绵延30余公里,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距离城区5公里,给我们提供了构建城市森林公园的优越条件。按照已发布的焦作市北山总体规划,应加快构建北山“一轴一带两心六谷”,发展好民俗民宿区、生态公园区、健身娱乐区,满足城市居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建设露营地、单车越野道路、健身马拉松步道、大规模的农家采摘园等,吸引郑州、洛阳、山西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结合水利部门已开展的影视湖、圆融湖等水系建设,将北部山区建设成一个青山相拥、绿水环绕、城在山中、山水相融,集休闲、郊游、健身、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城市森林公园、城市大花园,实现山与水的融合、山水与城市的融合。
(三)开发矿山遗址公园
在对矿山开采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充分修复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建设矿山遗址公园,露天开采矿山可以建设采矿设备、遗址等,地下开采矿山可以建设地下探秘、井筒巷道等,这既是对开采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也是对人们进行地质科普的路径。
|